第(1/3)页 斜阳西下。 门庭若市的通源楼是京城价格比较亲民的酒楼,也是距离长安县衙门口最近的一间馆子。 这里的掌柜的早就和长安县知县大老爷签订了合约,通源楼提供两个厨子给长安县衙门,并且可以让衙门里所有的差爷在通源楼白吃白喝。 作为交换的结果,双方谁也没有说,谁也知道。 郑年很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。不必浪费口舌,大家也都各取所需。 约定达成以后,衙门口基本上有人喝酒或是带家人吃饭,首选一定是通源楼,毕竟这里的优点就是一文银子不花,饭菜也十分可口。 晚饭。 傅余欢端着一碗热粥坐在厅堂,对面的童儿和钱好多大口大口地吃着饭。 傅余欢吃饭很慢,喝粥也很慢。 天下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饥饿的感觉,他也不喜欢。 十几年的饥饿让他养成了现在这个习惯,吃饭很慢。 他很享受食物滑过喉咙钻入腹部的感觉,刺激着全身每一寸的神经,灼热的痛感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面前的食物来之不易。 “昨天晚上狂风骤雨,欢哥居然都没有风寒。”钱好多赞叹,“我们找到你的时候,你就在雨地里。” “习惯了。”傅余欢举着碗,咽了一口轻声回答。 “哥哥遇到我的时候,也是一个冬天,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布衣,我那时都以为他是妖怪,根本不怕寒冷的。”童儿撇眉道,似乎钱好多夸的是他。 “遇到你……你们不是兄弟吗?”钱好多不解。 “不是亲兄弟啦。”童儿解释道。 “胜似兄弟。”傅余欢目不转睛盯着手里的粥,生怕有一颗米突然溜走。 “我和哥哥一样,爹娘都走的早,前年的冬天在北荒大雪原上哥哥遇到了我,要不是哥哥,我早冻死了。”童儿道。 “原来是这样。”钱好多赞叹着。 一股寒气吹来,傅余欢的目光从手中的碗里挪开,转到了门口。 通源楼的生意一直不错,人来人往进进出出,而此时,门口出现了一个人。 他站在进门一步的位置上,没有动,目光落在傅余欢的身上。 任谁进入通源楼,都会将目光放在傅余欢的身上,因为他身上的差服是非常引人注目的。 而在通源楼里坐着的食客,也都会将目光放在门口的那人身上,因为他确实很引人注目。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那柄刀。 斜斜地刀挂在身后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