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2 喜事不妙-《宫锁帝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样转着念头,内心怦怦然,以前那些每日视朝,恭亲王唯唯称是的景象,都浮现在记忆中,向往不已,通宵不寐。

    第二天是十一月初七,自鸣钟快七点时请脉,算起来是得病的第八天,天花应该象“大豆”那样发得饱满才是,但细细看去,不如预期。

    同时切脉,发现了不妙的症候,最可忧的是,皇帝有肾亏之象。

    李德立内心警惕,认为该当有所透露,于是写了两百多字的脉案,开头是说天花初起,“是重险之后,惟喜阴分尚能布液,毒化浆衣,化险为平”,接着又说:

    “现在天花入朝,浆未苍老,咽痛、音哑、呛咳,胸堵腰酸等,尚未骤减若得肾精不动,胸次宽通,即为顺象。敬按圣脉,阴分未足,当滋阴化毒。”

    因此开的方子就有“当归”、“元参”、“沙参”等等滋阴的补剂。拟好缮呈,慈禧太后看得非常仔细,看完沉思久久,下了决心。

    “今天的脉象不好。”她忧形于色地告诉慈安太后,“要胸次宽通,才是顺象,如今皇帝咳嗽、胸口发堵,这就不好。

    而且阴分不足,本源就亏了。这跟打仗一样,外敌虽强,只要自己有精兵良将,也还不怕。

    皇帝的底子不好,我看将来真得要好好调养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。”慈安太后真是慈母之心,此时对皇帝唯有怜惜心疼,将他平日的荒唐行径,一古脑儿抛却,“他平时也太累了,等脱了痂,让他好好玩一玩吧!传个戏什么的,谅来外头也能体谅,不会说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也要先跟他们说明了才是。”慈禧太后又说:“我担心的是这一百天下来,内外大事,什么都弄不清楚了。那时候重新开始办事,摸不着一点头绪,岂不糟糕?”未完待续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