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五一章 诡异的村子-《死亡便利店》
第(2/3)页
我看着杨老伯在忙,这些活儿我帮不上什么忙,心中一个疑惑,这个村子五十七口人家,一些必须的食物和生活用品,就靠杨老伯挑担子出去买?
除非是天天往山外跑,否则是一定供应不了的。五十七张个人,都是老人和小孩虽然消耗少,但每天积累的量,那是很惊人的。杨老伯这货担里的东西,顶多能坚持四五天。
路上杨老伯说起过,每次从山里出来,都要在县里过夜,虽然找个屋檐下将就一晚上,第二天买齐了东西再返回。
从县里到镇子外大山脚下,然后进山连续翻过几座山岭,还背着那么重的东西……别说是杨老伯,就是一个青壮小伙子一个月多跑几趟下来,也是吃不消的。
一路走进村我注意到,上林村这二十三户聚集的人家之外,几乎都是寸草不生的贫瘠地带,村子里没有多余的土地去种庄稼,菜园子里的菜长势也不好,病恹恹的。
可以这么说,这村子里五十七口人的生存,完全依靠外面。
杨老伯是上林村村长,路上聊天时候他说起过,他一个月会出去两到三次。这么算下来,上林村村民是怎么活下来的?
靠存粮?整个村子都依靠政府政策补助,对了,还有那两个在临县打工的青壮劳动力。村子口之前杨老伯准备安顿我住下来的王大壮就是其中之一。
吃饭之前杨老伯还出去了一趟,过了约莫十几分钟回来了。
晚餐对于杨老伯这样一个家庭而言很是‘丰盛’,窝窝头和咸菜之外,还有一盘子腊肉,一盘青菜。
“小伙子,快上桌,将就着吃点。婆娘,把我那瓶酒拿出来,咱们村已经几年没来过客人了,今儿高兴,喝点。”
我并不感觉到肚子饿,吃了两个馒头差不多就饱了,杨老伯累了一天,喝了点酒后精神了些,满脸泛红。
我有种感觉,杨老伯今晚喝酒,是在借酒消愁。
吃饭的时候和杨老伯聊了很多,刚开始杨老伯说的比较多,介绍说白丰镇以前是多么多么的繁华,漫山遍野的竹子,八九十年代很多农村人都没脱贫饭都吃不上的时候,白丰镇的农民们,对比之下过得是‘小康’生活。
每次回忆曾经,杨老伯最后都会以‘可惜’这个词结束某一个话题,眉头的皱纹,也就更多了些。
后面是我主动问,杨老伯喝酒之后很喜欢说话,说了不少关于这个村子的现状。
上林村一眼望过去,差不多有六七十栋单门独院的房屋,但是只有二十三户人家;这里多是老弱妇孺,青壮男性村里一个都见不到。
这座山已经养活不了人,这里不再适宜住人。迁徙是必然,但是为什么,还有这二十三户人家?
那七个孩童眼看就要到了上学的年纪,为什么会窝在大山里?
“那些孩子,他们的爸爸妈妈呢?”
“他们的爸爸,都死了;妈妈,也都跑了,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这儿了。那几个娃,可怜啊……”杨老伯闷了一口酒。
“死了?”我顿时心里一紧。那几个孩子年龄不大,他们的父母,现在正当壮年,怎么死的?联想到这个诡异的白丰镇……
我知道,自己已经触碰到这个灵异事件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