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4章 预热-《暗黑大宋》
第(2/3)页
于是将一些落后的船只淘汰下去,几乎以成本价在广南东路出售。这个成本价在宋朝出售,那会十分惊人的,一艘五百吨海船,在宋朝造价可能在一万多贯,然而在王巨手中,往往只有四五千贯便卖掉了。
以至许多人不大相信,认为船只质量有问题,还是王巨担保的,不然价低到大家都不敢买。
王巨担保,有一些人终于出手买下,懂船的人还是很多的,一个航行下来,船好不好,马上就看出来了,现在买的人开始幸庆,没敢买的人却后悔不迭。
不过有不少人也开始在船坞造船,未来还有,一旦这次百姓迁徙结束了,王巨还会让手下淘汰许多船只,但那将泊在东良港出售给各个海商了。也就是在王巨推动下,可能宋朝航海规模能渐渐赶上南宋巅峰之时。
蔡确在京城,虽然不完全清楚,但听到一些消息。
有了海船运输,就可以为宋朝谋利。王巨说得有也道理,北方一直缺粮,靠东南维持,可东南人烟也越来越稠密,不能东南百姓不吃饭,而将粮食一起运到北方。那么广南与交趾的大开发,就能进一步宽解这个粮食负担。
并且疏散的是赤贫百姓,这些百姓平时敛不到多少财税,到大灾到来时,朝廷却需要拨出大量钱帛粮食去赈灾。
这个心态很不好……
包括王安石的心态,也不怎么好,就象辽国,今年因为幽州有灾,还免掉所有流民三年赋税,以让百姓宽解压力。但为了敛财,宋朝的政策却越做越回头了。
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心态,蔡确反而支持王巨做法。
蔡确支持,曾孝宽也说话了:“陛下,臣丁忧期满,赴京路上,仍看到许多赤贫百姓,生活困难。不过泉州周边各州县,看不到有人家将自己子女活活溺死。不过离泉州远了,因为消息闭塞,仍有这种状况,不仅是赤贫百姓,一些三四等户也将自己子女溺死,无他。无法哺养诸多子女也。所以将部分百姓迁徙到交趾,也是一个疏散百姓稠密的良策,况且交趾非是海外。”
主要就是海外!
如果迁徙到岭南与交趾。用得着担心吗?
吕公著无法再说了,只好说了一句:“如此。东南又骚动矣。”
别的不说,这么多赤贫百姓迁徙走了,那些主户上哪儿找佃农去?能不气愤吗?再说,有几个百姓自己愿意去南方?那只能强行迁徙了,百姓能不骚动吗。
“此非骚动,而是救人!”蔡确说道。
变法是骚动,迁徙百姓,给他们活路也是骚动。那么就什么不做了?
吕公著怏怏道:“如此,交趾已灭,可召王巨进京。”
不能留着王巨南方祸害交趾百姓了……
“现在不行,那些昆仑奴们还没有安置……”赵顼说道,还有王巨什么更大的惊喜……这个就不能说了。
“但这些昆仑奴如何安置?”吴充担忧地说,如果安置不好,也会象交趾那样动乱,那才叫悲催。
“吴卿,你写一诏令,询问一下。”赵顼想了想说:“就这样吧。”
几个宰执退下。
赵顼看着那厚厚的大地图册发呆。
诏书同样用特脚递送到王巨手中的。毕竟秋风已起,耽搁不得。
“少保,朝廷还真是矛盾啊。如果少保有异心,非是迁徙百姓去交趾,而是海外了。”黄骅说道。
这个迁徙还是赤贫百姓为主,如果能活得下去,谁愿意去交趾啊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