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三章 三个画面-《异世界征服手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大家可以把铍离子信道看成是摄像机镜头的镜框,Ωccc++重子就是镜头的镜片。
    这个比喻说实话不太严谨,核心理论完全是两码事,但性质或者说运用上其实是类似的,
    所以将就着这样看吧。
    反正不求满分,只求及格就行了。
    而摄像机的原理大家都知道,就是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。
    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。
    这个物体上反射的光会被摄像机镜头收集,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。
    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,即得到了“视频信号”。
    光电信号很微弱,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,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。
    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,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。
    因此不考虑建筑阻隔造成的影响的话。
    铍离子信道和拍摄距差不多是1比3。
    也就是750米的信道大概可以‘拍’到两公里多点的场景,并且理论上是全方位360°无死角的拍摄。
    因此在得到林子明的指令后,潘建伟院士立刻大手一挥:
    “输出功率开到最大!怼它!”
    “明白!”
    片刻后。
    铍离子信道就跟吃了药的那啥一样,骤然变粗变长!
    仿佛从牙签进化成了矿泉水瓶!
    如此一来,传送回来的画面效果自然便高上了许多。
    很快。
    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变得更多、同时也更清晰了起来。
    技术员很适时的将主控画面分成了十二道分屏。
    这十二块分屏分别包括了天宫的四个大方位、阵法特写、倒塌建筑的聚集区域等等。
    不过由于光线昏暗的缘故,很多远处的景象依旧显得模糊。
    例如光源。
    哪怕此时潘院士已经将功率开到了最大,也依旧看不清光线是从何而来。
    不过从诸多拍回的画面中,可以很简单分析出一件事。
    那就是这处地宫的面积恐怕不小,长宽最少不会低于三公里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