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督察诸军与总督诸军?-《织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用罢午饭,回到乾清宫后,崇祯皇帝想着刘宇亮的谢恩奏疏,还没有看到,就向王承恩问道:“刘宇亮还没有请求陛辞么?”
    按照崇祯的想法,刘宇亮虽系文臣,但听说他善于击剑,从前在翰林院供职时天天与家童以击剑比武为乐,看样子对于用兵打仗的事情也一定不外行。
    他不求刘宇亮能够冲锋陷阵,他只要能够以首辅的威望去到军中,使士气为之一振,诸将不再畏缩不前,各州、县不再遇见清兵就望风瓦解。
    只要刘宇亮做到这一点,就算是了不起的功劳,他就已经很满意了。
    未时中,大学士刘宇亮的谢恩疏果然送进宫里来了,但是这封谢恩疏,却叫崇祯皇帝大失所望。
    刘宇亮在疏中除了向皇上谢恩之外,更多的内容,竟是恳求皇上派他去督察诸军,代皇上鼓励士气,催促各路统军诸帅奋勇作战,而不要使他接替卢象升总督诸地援军。
    直到此时,崇祯皇帝才恍然省悟。
    大学士刘宇亮的“督察诸军”和他所想的“总督诸军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。
    刘宇亮在原疏只是疏请前去督察诸军,而不是要总督诸军,只是因为他急着想找人代替卢象升挽回局面,所以没有仔细斟酌这里面的弯弯绕,就急匆匆地下了手诏。
    崇祯皇帝一脸的苦笑,他现在很是看不起这个既想立功,又害怕直接带兵作战的刘宇亮,若是平时他可能已经下旨治刘宇亮的罪了,可现在正是战时,已经人心惶惶,他不由又叹了口气。
    怎么办呢?
    是同意刘宇亮的请求,还是维持自己的手诏呢?
    崇祯皇帝一时之间,竟无法决断!
    恰在此时,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匆匆而来,向他启奏道:“启禀皇爷,辅臣杨嗣昌请求召见。”
    崇祯微微一愣,问道:“他有什么紧急事情?”
    王德化躬身轻轻回奏道:“奴婢不知,可能是为大学士刘宇亮疏请督师一事而来。”
    崇祯瞬间明白了,他在心里想着,听一听杨嗣昌的意见也好。
    便对王德华说道:“叫他到文华殿等候召见。”
    第(3/3)页